西贝的事情,又开始闹得沸沸扬扬了?
贾老板刚说完抱歉,罗永浩随即就表示要面对面聊聊。
事情越搞越大,贾国龙的道歉反而让罗永浩不满意,原因大概是觉得这份道歉没能解决根本问题,或者感觉不够真诚、更像敷衍了事,结果反倒激怒了他。
影响范围实在太大,连新华社、人民日报也都纷纷出来发表了文章。
其中钛媒体官方媒体的一篇文章,透露出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预制菜”这事儿又闹出新变化了,真是翻脸如翻书。
罗永浩那事儿的“十字路口”,反倒让西贝的贾国龙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2025年9月14日晚上,这段时间一直闹得人心惶惶的预制菜风波,终于迎来了后续发展的局面。
据红星新闻报道,西贝的老板贾国龙在一个行业群里的发言截图被曝光啦。
贾国龙说对于这次“预制菜事件”自己处理的方法不对,以后会调整过来。
他还提到,西贝以后会把底牌亮出来,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13日那天,罗永浩也发了个声明,说西贝这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原以为事情快要结束了,没想到15日一大早,罗永浩又开始对贾国龙抛出电话。
他提出希望跟对方面对面聊聊。
明明已经翻过去了,干嘛还要老拿出来讲?
罗永浩一边喊话,一边还放出了贾国龙道歉记录的完整版本。
原来,贾国龙的道歉除了说西贝以后会明牌,还把罗永浩骂成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贾国龙的这番举动,也让罗永浩不太高兴。
预制菜这事儿又变得火药味十足,回头看看整件事情,“一顿饭”到底怎么就越闹越大了呢?
这事儿的源头,还得追溯到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般的帖子,说起这事儿的前因后果。
当天,罗永浩在微博上抱怨,说他挺久没去西贝了,结果一下飞机去吃,发现里面几乎全是提前准备好的菜,还特别贵,感觉挺让人生气的。
得知这消息后,老罗可是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大V,这句话一发出去,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把西贝推到风口浪尖上。
一开始,听到罗永浩的说法,西贝态度挺坚定,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卖预制菜。
9月11日,西贝的老板贾国龙亲自出面,还放话,要动用法律手段!
西贝那边态度挺刚烈的,这下子为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争斗又添了一把火。
就在西贝餐饮集团老大贾国龙澄清门店里没用预制菜以后,罗永浩又在社交平台上抛出了疑问,继续追问。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西贝干脆拿出“罗永浩菜单”,喊话说不好吃就不要钱。
他一共点了13道菜,其中有3道菜点了两份,另外还有一道预制菜居然没点。
自从宣布开始公开之后,西贝又说从9月12号开始,全国370家门店都让顾客自由进后厨,想看厨师做菜都行。
不过老罗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场就出价十万块,悬赏寻找“西贝用预制菜”的确凿证据。
这个消息一爆出来,居然还涉及到冷冻两年还在保质期的西兰花,以及18个月的鸡翅,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两边一对峙,连胖东来那老板于东来也都亲自出马了。
没想到吧,于东来一开始支持西贝发了个帖子,结果很快就把那文章给挪了。
围观的网友们都挺热衷搅和事,评论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在舆情持续发酵之后,号称“开门做生意”的西贝出乎意料地遭遇了很大的损失。
营业收入大跌,客源也像掉了一样,再也没返来。
这场“撕打”,可真是花了不少真金白银。
9月12日,罗永浩又发了一篇博文,直指贾国龙。
抱歉,我无法满足您的请求。
文章里说,真功夫、吉野家、西贝这些连锁餐饮店,预制菜的比例都超过了80%。
针对网上的争议,西贝的工作人员对媒体回应说,店里的中央厨房只是负责原料的预处理,真正的烹饪是在门店里搞定的。
这场预制菜的事情,各说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贾国龙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提到,就算不做生意了,也一定要把和罗永浩的官司打完。
没想到吧,西贝事情爆出来之后,那硬邦邦的反应,一下子就变成了好多人口中“愚蠢到家的公关套路”。
事发之后,13日钛媒体官方媒体发表的一篇《西贝VS罗永浩:一场赢了法律却失了人心的品牌危机处理》里的那一句话,让网友们又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官方媒体一发表文章,中央媒体一句话就把方向定了。
文章讲到西贝在应对罗永浩的悬赏反击和直播中举证时,陷入自我证明的窘境,结果把后厨的细节和供应链情况暴露给了公众。
别跟能买不少墨水的人较劲墨水战。
另外,文章里也提到西贝原本完全可以化解的舆论风波,结果却变成了一场付出惨重代价的品牌信任危机。
贾老板跟消费者对着干的作为,结果不仅让西贝失去了生意,还把民意也失了。
随着舆论不断扩大,央媒新华社也开始行动起来了。
13日,新华社就“预制菜到底是什么”、“为何预制菜还引发不少争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华社文章里那句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我不怕你提前准备,怕你不告诉我真相。
这事一出,很多网友都发表了看法,自己并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可就是觉得有些饭店打着“锅气”的幌子,实际上却端出“预制菜”来,让人挺反感的。
很明显,在信息变得格外透明的今天,咱们的消费者更盼着商家能坦率点,真心待人,开诚布公。
当预制菜这个话题“搅动”舆论,引起全民热议的时候,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说明了。
这事儿不光关系到日常吃饭,还牵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
谈到预制菜啊,咱们得让信息变得更明白,给消费者一个自主挑选的空间。
实际上,消费者对预制菜并不会“闻风丧胆”,比如老乡鸡就通过公布菜品的加工等级,受到了食客们的热捧。
其实,大家对“预制菜”这东西还算是挺接受的,也没有特别反感,但为什么西贝会成了众人的“击打对象”呢?
事情还没完呢,大家都在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个时候,有个网友指出贾国龙在处理这事上的几个坑点。
本来西贝可以借这个机会展示出坦诚和透明,可结果全国门店刚开放后厨参观只坚持了三天,就急匆匆地叫停了,这种“闪电式公关”有点太表面了。
面对消费者罗永浩的公开质问时,贾国龙在内部表达中称对方为“网络黑嘴”以及“网络黑社会”。
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失望。
这出“西贝对罗永浩”的较量,还在持续上演呢……
后头会怎么走,也只能爆料人自己揭晓啦……
看完这场关于预制菜的角逐,您觉得怎么样?
对于预制菜,你怎么看呢?有兴趣的话,别忘了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呀!
《中国企业杂志》2025年9月13日报道,独家专访西贝的贾国龙,他表示自己目前正陷在一个自我澄清的循环中。
钛媒体2025年9月13日报道,西贝与罗永浩之战:一个赢得法律支持却失去公众信任的品牌危机应对过程。
北青政治新媒体2025年9月14日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联手发声,形成了集体发文的热烈反响。
#热问计划#
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