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黄锦萍
翡翠锦屏,这4个字每一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如果可以把村庄浓缩成4幅挂在墙上的画,那一定是画家们喜欢的“四条屏”。锦屏村这4个字在村庄里随处可见,仿佛这4个字就长在村庄里,单凭这4个字,就美过了许多村庄。为什么叫锦屏村,走进村子你就知道了:蜿蜒的山脉孔雀开屏似展开,山上开满五颜六色的花;虎头漈瀑布层层叠叠,飞流直下三千尺,水流所到之处,成池成洼,水是碧蓝碧蓝的,澄澈得像一面镜子,难怪人们都说,这分明就是锦屏的“小九寨沟”嘛。
翡翠锦屏古村落
这个村庄地处政和县岭腰乡。
展开剩余85%在锦屏,只要记住3棵树,就基本上提炼出锦屏的精髓。
第一棵树:柳杉王“千手观音柳”。一棵树龄达500多年的古树,这棵树长得很奇怪,990多根枝条盘根错节,似千手平直舒展,犹如千手观音,仰天望去,30多米高、树冠覆盖700多平方米,村民称其为“千手观音”。有诗为证:“阅尽沧桑成碧树,千枝横出似观音。芸生佛手何为尔,昼夜长施普度心。”
第二棵树:千年杉木王。这株巨杉有三奇:一是古,相传五代时为锦屏的开山祖、谏议大夫吴十七所栽,至今树龄已有1000多年,仍然生机盎然;二是高大,树高49.5米,主干胸围4.9米,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几株大杉树之一;三是苍劲,如此巨大的古树,居然长在一块岩石之上!为了长高长壮,必须伸出无数的虬爪,把岩石紧紧搂抱住,宛若一位硕大无比的巨人,稳稳地耸立在石岗之上,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我站在巨杉树下使劲往上张望,无数枝条横向伸展,感觉也像矗立在高空中“千手观音”。
这两棵如此神奇的古树一定有传说,但我要把笔墨留给我要重点写的第三棵树。
第三棵树:仙岩茶树王。树龄400多年,主干虽已枯死,但分枝依然枝繁叶茂,堪称仙岩茶的老祖宗,名副其实的“古茶树之王”。
我想说一下这棵仙岩茶树王的传说。南宋前,锦屏村没有茶树生长,村民们也不知道茶为何物。一日,一位八旬老人来到锦屏村,向一位村妇讨杯茶喝,村妇热情地为老人端来一杯山泉水,老人有些不悦,说:“这么好的山泉水,为何不加上茶叶,太吝啬了吧?”村妇一脸无辜,不知茶叶为何物。老人环顾四周,发现这片土地上竟然没有一棵茶树。于是,老人带着妇人来到山间的一块岩石前,只见他用拐杖轻轻点了一下岩石,片刻,岩石上真的就长出一棵小小的茶树。
老人将如何采茶、制茶、泡茶的方法教给村妇,随后消失在山间的迷雾之中。茶树很快长大了,村妇按照老人传授的秘籍,采茶、制茶、泡茶,与村里人一起品尝。茶香吸引着更多的村民前来品茶,认定这一杯闻之芳香扑鼻,饮之醇香味浓,入口回甘的茶,一定是仙人所赐。
人们将老人点化出的岩石称之为仙岩,而从仙岩中长出的茶称为“仙岩茶”,从此,锦屏村翻开了种茶的历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400多年之后,仙岩茶的老祖宗愈加老当益壮。400多年之后,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在锦屏村的“万瑞春”茶室,喝着从40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上摘下的茶叶,茶叶的品种叫“野小白”。那么,“野小白”是如何让茶农致富,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呢?
给我们泡茶的茶农叫徐吴全,1975年出生,他告诉我,他们三兄弟一起做茶,分工明确。大哥徐吴松负责生产管理;弟弟徐吴金抓种茶源头;他负责销售推广。从他记事起就开始识茶、种茶、喝茶、卖茶,20多岁就创办了合作社,经营着一家从事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的茶企业。30多年过去,徐吴全兄弟靠“一片茶叶”,盖了厂房,在城关买了房子,经营的茶企业务,客户遍布全国。徐吴全说,我能够坚持做茶几十年,是因为对锦屏“野小白”充满信心,我坚信只要把茶做好就一定能够发家致富。徐吴全的茶泡了一泡又一泡,每一泡口感各有不同。喝了七八泡之后,我发现徐吴全的脸上有些微红,感觉有点“醉茶”了,徐吴全说没关系,天天泡茶天天喝,已经是常态了,喝不醉了。
问起福建省首笔“古茶树贷”的事,徐吴全依然很兴奋,他告诉我,2023年,政和县农信联社为锦屏村“铜坑一号”古茶树发放“古茶树贷”,“铜坑一号”是我们家古茶园中编号“001”的古茶树,树龄400多年,是我们的命根子。当时茶厂生产规模逐渐壮大,急需一些周转资金,得知可以申请“古茶树贷”,我当时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一申请就有了回音,很快就办好了贷款。我很荣幸地成为首个获得“古茶树贷”的茶农。有了20万元的“古茶树贷”,解了我燃眉之急。目前徐吴全的公司已拥有合作社成员73户、109人,在锦屏村核心产区内拥有百年生态古茶园1000多亩,茶叶生产加工基地6000平方米,年产成品茶约6万斤。因为做茶,徐吴全带动茶农脱贫致富,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茶叶对于锦屏村而言既是支柱产业,更是富民产业。靠着种茶和制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茶叶成为当地致富的一把钥匙。
用锦屏小叶种茶树原料制成的贡眉白茶越来越受欢迎,除本地茶商收购外,来自武夷山、福州、泉州等地的茶商也争相抢购锦屏茶青,甚至国外茶商也慕名来锦屏考察,茶青价格逐年走高,最高时均价达每斤120元。目前锦屏村年产成品茶10万多斤,产值达4000多万元。
常去锦屏村考察的裴俊巍副县长对锦屏村的发展倾注了满腔心血,时时刻刻都在为茶农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他告诉我,为加大对古茶树的保护力度,让更多人知道锦屏有好茶,政和县检察院对锦屏村内古茶树资源进行公益诉讼保护,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还将锦屏村小叶种茶树资源划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这些年来,锦屏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村民依靠种茶卖茶,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真正将一片小叶子做成了一片“金叶子”。
锦屏是“贡眉白茶”原产地,我们立足高山野白第一村优势,成立“贡眉白茶”协会,制定贡眉白茶行业标准,推动全省首个古茶树贷落地;打造“锦屏野小白”区域公共品牌,让贡眉白茶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茶业蓝皮书,成为外交官非遗盛典国宾茶。
我和裴俊巍副县长边喝茶边探讨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裴俊巍深有感触地说:乡村振兴最怕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搞出几个示范点,只能示范,无法推广。一些示范点只能靠政府“输血”,而无法自我“造血”。一旦停止“输血”,很快就会走向死亡。依靠财政资金倾力打造短平快的示范点,不仅村民不会理解,而且不会满意。乡村振兴不能脱离村民。如果没有把村民组织起来,则任何好的想法都会在村中举步维艰。干部毕竟只是少数,村民不能变成沉默的大多数。
裴俊巍总结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走群众路线,村民缺少方法、资金,但不能丢下他们,更不能取代他们。要将原本就蕴藏在村民心中的动能激发出来,将后备力量的积极性动员起来,将以民为本的思想贯穿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不能为了一些短期利益,而放弃村庄和村民的长远利益,这就是乡村振兴的“锦屏模式”。只有真正投入乡村振兴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裴俊巍副县长是个有情怀的人,他深情地说:我女儿出生的时间和我去锦屏蹲点的时间相同,因为在乡里工作,很难见到女儿,所以我为女儿取名锦欣,希望锦屏能够欣欣向荣,以此表达我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听起来很感动。
在锦屏,一个“野”字道出“野小白”的风骨。“野小白”为什么叶连枝、墨绿润、色杏黄、醇回甘?只要你到古茶园里看一看就明白了,这里的古茶树是我见到的最不讲规矩的树,歪的歪,扭的扭,东一株、西一棵,叶子被虫吃过,叶片上留着鸟屎,树枝断了也就断着,高矮疏密都没有关系——不施肥、不修剪、不喷农药,任凭野茶树恣意生长,不允许人类有任何干预!
这就是锦屏“野小白”,野出高贵的风骨!这就是翡翠锦屏,一个令乡村振兴人倾注了满腔心血的地方!
专家点评: 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福建中莲兆荷集团董事长、三明市三真大厦董事长帅文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乡村振兴带头人徐吴全制茶和带动茶农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现了茶叶是如何成为锦屏村的经济支柱产业。这和徐吴全坚持“野小白”茶叶的自然风骨品质,县政府引导和银行资金贷款帮扶分不开。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锦屏村为我们探索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兴村的“锦屏模式”。发布于:福建省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