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其面积达到惊人的216.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英国或5.7个日本的总和,甚至比美国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还要大出不少。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庞大的岛屿主权却归属于欧洲的一个小国丹麦,其国土面积只有4.3万平方公里。这种面积与主权国体量的极大不匹配,注定了格陵兰岛的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多年来,加拿大和美国等北美国家都曾觊觎这块宝地。最新报道显示,美国在格陵兰岛权益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进一步推动其战略布局。
最近,国际政治舞台再掀波澜。据《扬子晚报》2025年7月9日报道,丹麦议会近日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允许美国在丹麦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并派驻军队,其中关于格陵兰岛的条款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从实际执行来看,美国已借此获得对格陵兰岛的实质性主导权:美军在岛上驻扎,享有众多特权,且几乎不受丹麦法律的约束,这在主权行使上带来了极大变数。
这项决议的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地缘政治角力和丰富的资源利益,同时也将深刻影响全球局势,特别是北半球的战略格局。格陵兰岛的战略和资源价值使得各方角力不断升级,成为未来国际博弈的焦点。
展开剩余86%美国对格陵兰岛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在购买阿拉斯加时,也曾考虑将格陵兰岛纳入囊中,但最终因多种原因未能达成交易。二战期间,美国曾实际控制格陵兰岛,在岛上建立了军事基地和无线电设施,体现出对该岛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1946年,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再次尝试向丹麦政府购买格陵兰岛,但依然未果。
近年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更是多次公开表达对格陵兰岛的强烈兴趣。近几年他多次公开提出购买格陵兰岛,甚至威胁若丹麦拒绝出售,美国将对丹麦出口的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不排除通过军事手段夺取控制权的可能。这种态度体现出美国对该岛战略价值的极度渴望。
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执着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该岛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高达150万吨的稀土矿储量,约175亿桶未开采石油,4.1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同时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二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美至欧洲的最短航线,接近北极点,且与俄罗斯隔北冰洋相望,使其在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布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根据丹麦和美国于1951年签订的防务条约,美军有权使用位于格陵兰岛北部的图勒空军基地。该基地不仅具备监测卫星的能力,还能探测飞越北极的战略导弹。尽管丹麦政府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对此坚决反对,且国际社会普遍表示谴责,但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战略野心从未消减。
此次丹麦议会通过的法案,明确允许美国在丹麦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派驻士兵,储存军事装备。美国士兵获准进入丹麦境内卡鲁普、斯克里德斯楚普和奥尔堡三座城市的空军基地。此外,美军不仅在基地内享有高度自治权,在基地外区域也拥有对丹麦平民的管控权(这项权利极其罕见,通常只有拥有主权的国家才能实现)。如果美军人员在丹麦犯罪,将首先由美国法律体系审判而非丹麦法律,美国还获准在丹麦境内以及以丹麦为基地的区域内开展各类军事活动,包括驻扎、装备储存、训练及演习等。
从这些条款可以看出,美国在格陵兰岛及丹麦的军事影响力大幅提升,丹麦对美军的监管权极为有限,甚至丹麦公民在某些情况下需服从美军管辖,丹麦在相关地区的主权受到了严重削弱,尤其在涉及美军的事务中,丹麦法律的效力几乎被架空。美国实际上已获得格陵兰岛的实质控制权,这与拥有该岛主权在很多方面无异,堪称美国多年战略目标的重要实现。
每当回顾清朝末年的历史,我们常谴责清政府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开放租界,丧失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如今丹麦议会通过的这项法案,赋予美国在格陵兰岛等地大量特权,基本等同于“出卖”格陵兰岛的主权,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年的清政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塑。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地区,近年来北极战略价值持续攀升。美国加强在格陵兰岛的军事部署,使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
美国借助格陵兰岛进一步巩固其在北极的军事优势,极大地挤压了俄罗斯在该区域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在北极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军事设施,美国的介入令俄罗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可能促使俄罗斯加强北极军事部署和巡逻,激化地区紧张局势。
此外,这一局势变化也将影响整个北半球的军事战略平衡。美国北极方向的军事威慑力增强,将加深欧洲与北美之间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联系,进而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态势。
资源竞争也将因此加剧。格陵兰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长期受到全球关注。随着全球资源需求增加和北极开发步伐加快,美国掌控格陵兰岛后,势必加快资源开发利用。
这将引发国际社会在北极资源领域的激烈竞争,俄罗斯、加拿大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可能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争夺有限的资源份额,甚至可能导致资源争端的爆发。
欧洲安全局势因美国在丹麦驻军及对格陵兰岛的主导权而变得愈发复杂。虽然丹麦作为北约成员国,此举名义上旨在加强北约防御,但实际上可能加剧欧洲安全的紧张局势。
一方面,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影响力加深,可能令俄罗斯视为直接威胁,激发其采取报复措施,提升军事部署,增加军事冲突风险;另一方面,美军在丹麦享有的不受当地法律约束等特权,令欧洲民众对自身主权和安全感到忧虑,激化欧洲内部对美国军事存在的争议。
因此,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及组织对此法案表示强烈反对。欧盟表达了深切担忧,而一直追求国家主权的法国反应尤为激烈,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公开表示反对,称此举非但未保障欧洲安全,反而将欧洲利益和自主权当作筹码进行交易。
欧盟一体化进程因此受到阻碍。欧盟致力于实现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增强国际话语权和独立性。然而,美国在丹麦的军事行动和对格陵兰岛的控制,破坏了欧洲内部战略平衡。部分欧盟成员国担心这将加深对美国军事依赖,激化内部外交与安全政策分歧,阻碍欧盟军事一体化进程,使欧盟难以形成统一声音。
主权与安全忧虑突出。众多欧洲国家担心美国在丹麦的军事存在破坏欧洲主权与安全秩序。美国驻军享有豁免权,打破了国际关系准则,引发欧洲对自身主权可能被侵蚀的担忧。
若美国军事力量在欧洲缺乏有效约束,可能导致军事冲突升级,威胁整个欧洲安全稳定,这正是欧洲国家极力避免的局面。
美欧关系也因此面临重新审视。美国单方面强推对格陵兰岛的控制,引发欧洲盟友对其战略意图的质疑。欧洲意识到,美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可能忽视盟友立场,这或促使欧洲重新评估与美国的联盟关系,谋求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丹麦议会通过该法案,标志着美国在格陵兰岛战略上取得重大突破,其影响深远且广泛。这不仅改变了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加剧了资源争夺,也对欧洲及欧盟的安全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引发了欧洲多国的担忧和反对。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该事件后续发展以及各方应对,以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消息来源:《扬子晚报》2025年7月9日报道文章《丹麦议会通过法案,赋予美国在丹麦领土上军事存在的权利》。
发布于:天津市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