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人还没到莫斯科,就先给普京出了道难题,直接对巴沙尔发出逮捕令。那么,朱拉尼的举动有何用意?巴沙尔又会不会被引渡回叙利亚呢? 阿萨德政权倒台后,巴沙尔本人及家族去年底就已经流亡莫斯科。自那时起,他就再没有公开露面,既不发表声明,也没有与外界直接接触。围绕他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有人说他在莫斯科中毒,有人说他的妻子准备与他分财产,还有人甚至怀疑他已经不在人世。 俄罗斯官方在面对外界的追问时,始终保持沉默,既不否认也不确认。换句话说,阿萨德的命运几乎成了一个谜。现在叙利亚法院发出逮捕令,实际上迫使俄罗斯不得不表态,要么说明他还活着,要么正面拒绝引渡。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让莫斯科陷入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朱拉尼选择在访俄前夕“亮剑”,显然就是一场政治算计。阿萨德问题是叙俄之间最敏感的议题,叙新政府把逮捕令摆在桌面,等于先给普京出了一个难题。俄罗斯不会轻易交出阿萨德,因为这关系到莫斯科的信誉,谁会再敢依靠俄罗斯庇护? 但同时,朱拉尼也清楚,引渡要求本身很难实现,所以真正的意图可能是用来要价。通过对阿萨德的通缉,叙新政府既能在国内树立自己捍卫法律和正义的姿态,又能在谈判中拿到更多筹码。毕竟,俄罗斯在叙利亚最看重的是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两座军事基地,而朱拉尼手里能拿出来交换的牌并不多。 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唯一能停靠大型军舰的港口,没有它,黑海舰队就会被锁死在内海,战略纵深大打折扣。赫梅米姆则是一个“不沉的航母”,俄军借此可以快速辐射整个中东。正因为如此,普京才格外在意这两个据点。
但问题在于,这些资产实际掌握在叙利亚政府手里。朱拉尼完全有能力通过行政手段和军事部署,增加俄方使用的难度,甚至威胁切断补给线。前几个月,西方记者在塔尔图斯采访时,当地人就提到过朱拉尼派兵设卡,拦下俄军车队。即便没有真正驱逐俄军,也足以形成压力。 俄罗斯当然明白其中利害。今年一月,俄副外长波格丹诺夫亲赴大马士革,和朱拉尼的团队谈了三个小时。叙方当时提出三大要求:勾销阿萨德时期的巨额欠债,归还被认为流失到俄罗斯的国有资产,以及引渡阿萨德。前两项涉及经济利益,第三项则带有明显的政治试探。 俄方当场回绝了引渡,否认有资金藏在莫斯科。但债务和援助问题始终留在谈判桌上。对叙利亚来说,如果没有俄罗斯的粮食、能源和军火支撑,重建步伐很难走下去;对俄罗斯而言,如果不能确保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那么在中东的存在感就会被严重削弱。
这就解释了朱拉尼为何在访俄前抛出逮捕令。他要把议题炒热,让阿萨德成为俄罗斯无法绕开的包袱。一方面,这能增强他在与普京谈判时的筹码;另一方面,这也能向西方和阿拉伯世界释放信号,证明叙利亚已经彻底告别过去,阿萨德的时代走到终点。叙利亚司法部公开的逮捕令,不仅列出了巴沙尔的个人信息,还明确援引了2011年镇压抗议的罪行。这既是法律文本,也是政治宣言,强调新政府与旧政权划清界限。 当然,阿萨德的问题,不仅仅是叙俄之间的分歧,它还是大国角力的交汇点。美国和欧洲一直希望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阿萨德作为普京的重要盟友,他的去留就显得格外敏感。叙新政府推动通缉阿萨德,也是在向西方递交投名状。 最近,朱拉尼访问纽约期间,叙利亚和乌克兰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他还与多国领导人会晤。这表明新政府正在加速融入国际体系。西方国家之所以接纳朱拉尼和沙拉政权,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叙利亚的政治格局已经彻底改写,不必再担心阿萨德的回潮。 可以预见,最终叙利亚的走向取决于几股力量的平衡。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希望通过支持新政权,把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响力逐渐挤出去。俄罗斯则力图稳住军事基地,维持大国地位。叙利亚新政府既要依赖外部援助,又要展示独立姿态,因此在政治操作上不断玩平衡。
阿萨德的命运看似个人悲剧,但实际上是整个中东格局重塑的一个缩影。朱拉尼打出的这一张“逮捕令牌”,可能无法真的把阿萨德带回大马士革法庭,但却在政治层面撬动了更大的空间。下个月在莫斯科的会晤,将是叙俄关系未来走向的重要节点。
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