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西晋城最热闹的美食街开餐馆整十年了,见过凌晨三点打包夜宵的代驾司机,也遇见过把剩菜打包带回家喂流浪猫的白领丽人。 可上周发生的这档子事,真让我这双看遍人间烟火的眼睛都瞪圆了——五口之家吃顿饭居然玩起了"谍战片",最后被全网追着骂还得靠我发监控才肯还钱。 您说这世道怪不怪?
那天下午三点半,我正盯着后厨熬鱼汤,门口突然进来五个人。 俩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中间夹着个穿破洞牛仔裤的小伙子,后头还跟着个染红毛的姑娘,活像电视剧里走错片场的演员。 我寻思着这家人看着挺体面,赶紧把他们引到二楼包厢。
"咱家招牌糖醋鲤鱼正在搞活动,买一送一嘞! "我擦着汗招呼客人。 穿粉色短裙的姑娘掏出手机划拉半天:"先点菜,等会一起结账。 "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哪有进店先说结账的道理? 可架不住人家是游客,我也就没多想。
菜陆陆续续端上桌时,我瞅见那姑娘第三次往收银台跑。 第一次问"买单走什么流程",第二次说"手机没电了",第三次干脆往柜台塞了张皱巴巴的名片:"这是我们导游的联系方式,有事找他。 "我当时还感慨现在年轻人办事真周全,现在想来,这哪是导游? 分明是踩点踩得门儿清的"职业选手"。
眼瞅着日头西斜,餐馆里客人渐渐少了。 老太太们突然开始收拾包袱,穿洞洞鞋的小伙子把餐巾纸塞进裤兜,红毛姑娘则慢悠悠晃到窗边。说时迟那时快,五个人就跟约好了似的,老太太打头阵往门口挪,小伙子们左右开弓堵住服务员视线,红毛姑娘最后冲我眨了眨眼——好家伙! 这配合比我店里的上菜流程还熟练!
等我发现包厢空了,灶台上的鱼汤都凉透了。 监控里看得真真儿的:老头出门时故意把拐杖甩得哐当响,分散后厨注意力;红毛姑娘摸走我放在吧台的餐巾纸,临走还往垃圾桶里塞了张百元钞票——后来才看明白,这是故意留下先进制造"已付账"的假象!
"张老板,这伙人太缺德了! "隔壁五金店老王边嗑瓜子边骂,"听说他们连厕所里的纸巾都往兜里塞! "我苦笑着翻出手机里的账单:7个家常菜311块8毛,人均才60块钱。 要不是监控拍得清楚,我都要怀疑自己看走眼了。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可真是炸开了锅。 有网友扒出红毛姑娘是附近中学老师,评论区炸了锅:"教学生要诚信,自己倒先演起《逃单风云》了?"最绝的是有吃瓜群众翻出他们三年前在西安逃单的新闻,好家伙! 这家人怕不是把逃单当传家宝了。
第二天一大早,电话就追到店里来了。 电话那头哭得梨花带雨:"张哥,我们错了! "原来视频被转发到家长群后,红毛姑娘的儿子天天被同学指指点点。 更逗的是,他们居然拿着水果来店里道歉,篮子里还藏着张皱巴巴的转账截图。
"大姐,这钱我必须得拿回来! "我举着手机播放监控,画面里红毛姑娘正踮脚往火锅里倒老干妈——好家伙! 逃单前还不忘白嫖调料。 她见事情败露,突然来了句:"我们以为有老人垫背,警察不会抓我们..."我当场笑喷:"您当拍《今日说法》呢? &quo
这事让我想起老辈人常说的"占小便宜吃大亏"。 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省顿饭钱,连脸面都不要了。 要我说啊,这年头连乞丐都讲究"职业尊严",哪有干餐饮的怕同行竞争? 倒是这些"职业逃单族",把《孙子兵法》都用歪了——声东击西、暗渡陈仓、金蝉脱壳,整套兵法使得那叫一个溜!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们逃单那晚,隔壁桌大爷看热闹不嫌事大,偷偷录了段抖音:"晋城惊现逃单天团! "结果第二天,这段视频比他们逃单还火。 要我说啊,这家人要是把这脑子用到正道上,早该成"反诈骗宣传大使"了。
现在餐馆门口多了块小黑板,上书八个大字:"诚信用餐,细品人间烟火"。这话听着糙,可我觉得在理。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