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以下简称呼吸科),已从最初以结核病诊疗为主的专科,成长为省内诊疗项目最全,规模最大呼吸病品牌科室。
贵州航天医院始于三线建设期间,由原航天部061基地3427及3417医院合并而成,2019年移交遵义市管理。
合并之初,呼吸科只是医院的一个结核病科室,2003逐步建立以呼吸危重症和介入呼吸病学为强力推手、以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肺癌、肺小结节的早期、精准诊疗、慢性呼吸疾病康复治疗为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科室已经发展成为省内呼吸病治疗规模最大,诊疗项目最全的贵州省呼吸疾病品牌科室,拥有四个病区近300张床位、RICU、呼吸内镜中心,中心实验室。拥有完善的亚专业,是贵州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呼吸介入技术培训中心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贵州航天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以及医学教育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
技术创新:从解决患者需求出发
医学技术创新的根本,是为了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一直支持他们不断创新的初心,就是一句质朴的“患者的需求”。因为患者的需求,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最新的治疗技术,甚至,因为患者的需求,当一些患者实在在目前的医疗水平难以医治时,他们也会尽量想办法创新技术为患者减轻痛苦——他们曾为肿瘤转移到胆管的患者做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让胆汁流出解决黄疸问题;为肿瘤压迫上腔静脉的患者放支架,消除肿胀;为食道被压迫的患者放食道支架,让临终患者能安心吃口饭,再有尊严的面对生命的逝去。“当我们解决不了生命的难题时,就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患者痛苦的问题。”呼吸科专家蒋婷介绍说。
人文关怀:不止治病,还要医心
在航天医院呼吸科,医生们不只是治病,还关心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之前这里有一位60多岁的肺癌患者,在进入生命倒计时的那段日子里,非常的恐惧和焦虑,在深夜常常呼喊值班的医生,就害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负责这名患者的王云医生回忆,“我们理解患者的心情,但当这个人身体状况本来就差的时候,还不睡觉,那肯定是加剧病情的恶化的。为了让她身体好点能多点力气抵抗病魔,我就想了个办法,在自己值班的时候就搬个凳子坐在床头,拉着她的手陪她一整夜,直到患者安然入睡。”
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